第三十五篇

當今,所有的人都不同程度地進入了刑罰之中,正如神説「我與人齊頭并進」這個是一點不差的,但就這點人仍然看不透,所以作了一部分不必要的工作,神説的「是根據人的身量來扶持人、來供應人,因在整個經營計劃當中,人是主角,所以我對『人』這個角色多加幾分指導,讓所有的人都能盡心盡力演好這一角色」,再有就是「……但我却并不直接去批判人的良心,而是在作着循循善誘的工作,因為人畢竟還是脆弱的,作不了什麽工作」。神的心即是:即使是在最後把所有這些人都滅了,但在地的工作仍按着他原有的計劃作,神并不是作無用的工,在神作的一切都好。正如彼得説的:即使神把人當作玩具一樣玩弄,人又有什麽怨言可發呢?人有什麽資格呢?今天,神在所有的人身上成就的不也是這個嗎?人真能有這個看見嗎?為什麽幾千年前的彼得能説出這樣的話,而當今在這高科技的現代化時代的「彼得」却説不出這樣的話呢?我也説不清楚,「歷史」到底是向前推進還是向後倒退呢?科學是發達了還是倒退了,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還無人能解答。神在人身上作的都是為了讓人積極的,都是讓人生命長大的,這點還看不透嗎?凡是能使你消極的便是你的軟弱點,是撒但攻擊的要害,這點看清了嗎?為什麽神這樣説呢?「我以懇切、真誠的心來求人,難道人真做不到嗎?」這話什麽意思?神為什麽要這樣問呢?説明在人裏面消極的東西太多了,就一種消極因素就足可以將人絆倒的,不妨你看一看,一直消極下去會是什麽滋味。神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全人,這樣的話還需我另作翻譯嗎?我看没必要了吧!可以這樣説,人是被撒但占有的,但與其這樣説倒不如説人是被「消極」占有的,這是人的一種表現,是人肉體的一個附屬物,所以人都在不知不覺之時就落入了消極之中,隨之落入刑罰之中,這是神給人預備的陷阱,人在此之時是最難受的時候,因着人在消極之中,所以難以擺脱刑罰,當今不正是如此嗎?但人怎麽就不注意神説的「如今,撒但猖狂已極,我何不趁此機會襯托我工作的着重點來顯明我的大能呢?」我提醒一些話,衆教會當中的人馬上就進入刑罰當中,因為人在兩個月工作之後裏面没有多大變化,只是憑着自己的腦筋對神的話加以分析,但實際上人的情形一點兒没變,仍是消極,就在這種情况下,神又説進入刑罰時代,人便立時愁苦起來:我到底是不是神預定的還不好説,我在刑罰中到底能不能站立住這也不好説,神到底用什麽方式來刑罰人,這更不好説。人都害怕刑罰,但又無法改變,只是「忍氣吞聲」,但又害怕站立不住,在這種不臨及其身也没有話語折磨的情况下,人便自己不自覺地進入刑罰之中,所以人都精神緊張、惶恐不安,這叫「自作自受」,因為人對神的工作并不了解。其實,神并没有心思再與這些人白費口舌説那麽多話,似乎神在這些人身上采取了另一種作法,并不是真實的刑罰,就如人抓起一隻小鷄看看是母鷄還是公鷄,就這一下不要緊,小鷄嚇得活蹦亂跳,似乎主人要將其殺了吃肉似的,因為小鷄對自己還不認識,還不够幾兩重的小鷄怎麽能殺着吃肉呢?這不是胡鬧嗎?正像神所説「為什麽人一直是在『躲避』我呢?是因為我要將人當作小鷄一樣逮住就殺嗎?」所以説人受的苦都是「無私」的奉獻,可以説是無用的代價。因着人并不認識自己,所以才覺着害怕,因而不能豁出來,這是人的軟弱點。難道神説的「最後讓人認識自己這是我的最終目的」這話在今天就過時了嗎?有誰真認識自己了?不認識自己怎麽能有資格接受刑罰呢?正如羊一樣,不長成大羊怎能殺呢?没結出果子的樹怎能讓人有享受呢?人都把「預防針」看得太重了,所以人都在作着禁食的工作,在餓着肚子,這叫自作自受,自我殘害,并不是神慘無人道。若到有一天,人突然都認識自己了,在神面前恐懼戰兢了,神才開始刑罰,這樣人才心服口服地甘願受苦。但今天呢?人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受刑罰,似乎是讓小孩做飯似的,這樣人怎能不難受呢?人都在心裏想着:「唉!反正刑罰臨到咱就低頭認罪吧!有什麽辦法呢?含着眼泪也得滿足神,有什麽辦法呢?誰讓我不偏不倚就走到這條路上呢?唉!就自認倒霉吧!」這不是人的心理嗎?

正如神説的「人都規規矩矩,没有一個敢反抗的,都在我的手下作着我所分配的『本職工作』」,足見,人没有一個甘願受刑的,而且是出自于神的刑罰,因為人都願意過清閑日子,不願意過兵荒馬亂的年頭。神説的「有誰不怕死呢?難道人真的豁出來了嗎?」這個一點不錯,人都害怕死,當然除非是人在生氣或者是絶望之時,這是人的本質,是最難辦的。今天神正是來解决這個難題的,因為人都無能為力了,所以神專門來在人間開設專科醫院來醫治人的這種疾病,所有的人都被這個病魔纏累不能自拔,因此人都心裏着急嘴裏上火,肚腹之中膨脹,隨着時間的流逝,氣體的體積增大,因而壓强增大,最後人的肚腹破裂,人都死去了,所以神把人的難治之症在此時就治好了,因為人都死了,這不是人的病被醫治好了嗎?神故意來作這個工作,因為人太害怕死了,所以神也親自參加與人一同作這個工作,因為人的膽量太小了,先作個示範讓其觀看。人都在看了前例之後才甘願順服下來,所以説「因為無人能作我的工作,所以我便親臨作戰基地與撒但展開了一場生死戰」。因着是决戰,所以不是魚死便是網破,這是定規的,由于靈要最終勝利,那肉體必定是死的對象,明白其中的含義嗎?但不要神經過敏,或許這是一句簡單的話,或許是一句複雜的話,不管怎麽樣,總之人還是摸不透,這是定規的。人能在苦難中接受神話的熬煉,可以説,這是人的福氣,但又可説成是人的不幸,但我還是要提醒,神的存心總歸是對的,不像人的存心總為自己打算、安排,這個應該透亮,不要陷入沉思之中不出來,這不正是人的軟弱之處嗎?人都是這樣,不是愛神到一個地步,而是愛自己到一個地步。由于神是妒忌人的神,因此神才總是向人提出要求,人越愛自己,神越要求人去愛他,對人要求越嚴格,似乎神有意捉弄人似的。若人真愛他,似乎他并不搭理,就因此原因,人就都抓耳撓腮陷入了沉思之中,這是神性情的述説,對此略談一二,這是神的心意,是神要求人認識的,是當務之急,是一門新功課,需人能下功夫突破,以便使得你們有新進展,這個明白嗎?還需我再多説嗎?

在以往的時代之中,神説「不曾有一個人被我選中,都被我的無聲之信回絶了,因為以往之人并不是專一地事奉我,所以我也不專一愛他。人將撒但送他的『禮品』又反過來『上交』給我,不是誣衊我嗎?」這話怎麽解釋?正如神説的「凡屬恩賜都來源于撒但」。在歷代的使徒先知當中,他們作工全憑着恩賜,神正是利用其恩賜在歷代以來以至于到如今作他的工,所以説,凡屬恩賜之人的事奉都是來自于撒但的,但因着神的智慧,「我以撒但的詭計作為我的襯托物」。因此神把有恩賜之人的事奉都説成是撒但送的禮品,因着是屬撒但,所以神才説成是「誣衊」,這不是無根據地給人亂扣帽子,而是有根有底地作合適的解釋,所以説「我并不表現我的反感之心,而是將計就計,將人的『禮物』加添在我經營的材料之中,之後在機器加工之後,我將其中的廢料全部燒盡」。這是神作工的奇妙之處,這一點最不符合人的觀念,因人都想不到,作王掌權的不是有恩賜之人,而是神所愛的無恩賜之人,足見常受、倪柝聲的想法或盼望都化為灰燼,這并不例外當今有恩賜之人。現在神開始着手這個工作,凡屬襯托神工作之人身上的聖靈工作逐漸收回,當神的工作徹底完成之時,這些人就都「歸復原位」了,但我勸人誰也不要因我所説而隨意亂做,要順其自然,按着神作工的步驟來,免得打岔,這一點明白嗎?因這是作工步驟,是神作工的手段。當神把「禮品」都「加工」成成品活時,神的所有心意隨之顯明,為神效力的禮品隨之被淘汰,但神所享受的是成品活,這個明白嗎?神所要的是成品活,不是人「上交」的豐富的禮品。當所有的人都對號入座之時,就是説,神歸復原位,魔鬼也「坐在自己的位上」,而天使也不例外坐在自己的座上,此時,神的臉上才可出現欣慰的笑容,因為神的心意得到滿足了,神的目的已達到了,神不求「魔鬼」為他「幫忙」了,因為神的心意公開向人顯明了,不再讓人去傳達了,此時,人的肉體與靈便歸為一了,這是神讓人看到的,是靈、魂、體的總的歸宿,是「人」的本意的概括。這個不必細研究,需略知一二即可,明白嗎?

上一篇: 第三十三篇

下一篇: 第三十六篇

灾難陸續降下,主再來的預言已經應驗,你想迎接到主得着進天國的機會嗎?誠邀渴慕主顯現的你參加我們的網上聚會,幫你找到路途。點擊按鈕與我們聯繫。

相關内容

基督的實質是順服天父的旨意

道成肉身的神稱為基督,基督就是神的靈所穿的肉身,這個肉身不同于任何一個屬肉體的人。所謂的不同就是因為基督不屬血氣而是靈的化身,他有正常的人性與完全的神性,他的神性是任何一個人都没有的,他的正常人性是為了維護在肉身中的一切正常活動的,神性是來作神自己的工作的。不論是人性還是神性都是…

當取締宗教的事奉

神在全宇之下的工作開展以來,預定了許多事奉他的人,在這些人中間各行各業的都有,其目的是為了達到滿足神的心意,使神在地上的工作順利地完成,這是神揀選人事奉他的目的。作為每一個事奉神的人,都應該明白神的這一心意,藉着神這樣的作工,人更看見了神的智慧、神的全能,看見了神在地上作工的原則…

你既信神就應為真理而活

在所有人的身上存在的普遍問題,都是明白真理却實行不出來,一方面因為人不肯付代價,另一方面是因為人的分辨能力太差,對許多實際生活當中的難處看不透,不知怎麽實行合適。因為人的經歷太淺,而且人的素質又差,明白真理的程度也有限,現實生活當中的難處人都没法解决,只能在嘴上信神,却不能把神帶…

附加 第一篇

我讓你們所做的,并非是我所説的渺茫、空洞的大道理,也并非是人的頭腦難以想象、人的肉體難以達到的。有誰能在我家中全然盡忠?有誰能在我的國度中擺上一切?若不是我心意的顯明,你們真能自我要求而滿足我心嗎?我心不曾讓人摸透,我意不曾讓人體察。誰曾見我面、聽我音?難道是彼得嗎?是保羅嗎?是…

設置

  • 文本設置
  • 主題背景

純色背景

主題背景

字體設置

字號調整

行距調整

行距

頁面寬度

目録

搜索

  • 本篇搜索
  • 本書搜索